龍眼肉,中藥名。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.的假種皮。我國西南部至東南部栽培很廣,以福建最盛,廣東次之;云南及廣東、廣西南部亦見。具有補益心脾,養(yǎng)血安神之功效。常用于氣血不足,心悸怔忡,健忘失眠,血虛萎黃。
龍眼肉別名龍眼、益智、比目、木彈、驪珠、燕卵、鮫淚、圓眼、蜜脾、桂圓、元眼肉、龍眼干,味甘,性溫,歸心、脾經(jīng)。
我國西南部至東南部栽培很廣,以福建最盛,廣東次之;云南及廣東、廣西南部亦見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。亞洲南部和東南部也常有栽培。
1、《本草求真》:“龍眼氣味甘溫,多有似于大棗,但此甘味更重,潤氣尤多,于補氣之中,又更存有補血之力,故書載能益脾長智,養(yǎng)心保血,為心脾要藥,是以心思勞傷而見健忘、怔忡、驚悸,暨腸風下血,俱可用此為治。蓋血雖屬心生,而亦賴脾以統(tǒng),思慮而氣既耗,則非甘者不能以補,思慮而神更損,則非潤者不能以補。龍眼甘潤兼有,既能補脾固氣,復(fù)能保血不耗,則神氣自爾長養(yǎng),而無驚悸健忘之病矣。按古歸脾湯有用龍眼肉以治心脾傷損,義實基此。非若大棗力專補脾,氣味雖甘,其性稍燥,而無甘潤和柔,以至于極之妙也。”
2、《理虛元鑒》:“龍眼大補心血,功并人參,然究為濕熱之品,故肺有郁火,火亢而血絡(luò)傷者,服之必劇。世醫(yī)但知其補,而昧于清溫之別,凡遇虛勞,心血衰少,夜臥不寧之類,輒投之。殊不知肺火既清之后,以此大補心脾,信有補血安神之效,若肺有郁伏之火,服之則反助其火;若正當血熱上沖之時,投此甘溫大補之味,則血勢必涌溢加沖,不可慎也?!?br/>